第107章(1 / 2)

她说得很认真,隆安不禁问道:“什么东西?”

“向外看的眼光。你知道你为何能如此顺利继位吗?”秦颂依旧看向窗外。

长公主沉默了,弑父上位的确不耻,她不作任何辩解。

依旧端坐桌对面的黎予适时开口,“你能成功登顶至极皆因你是先皇之女,你清扫了一个个可能威胁你的障碍,确保先皇殡天后,整个皇城只剩你一名继承人,登基自然毫无悬念。”

“没错,这是你天衣无缝的计划。”秦颂转动身子,侧身站在窗前,转头对视隆安,“可这也是你错误的根源,你以为大统就是你李氏的大统,你流着李姓的血就能实现你宏伟的目标,可是你应该已经察觉到了吧?与你作对的还有很多人,其中最难缠也最难撼动的,是世家,是在大虞国库空虚多年后,悄然鼎盛的各大世家,就算你坐在龙椅上,整个朝堂从上到下都换成你的心腹,你还是推动不了整个江山社稷。”

隆安脸色微变,她这些年一心防备着开封,对于其他确实未曾过多关注,且大多无法推进的事项,到关键时候总有都察院插手了结。

她目光错过秦颂,越过她身旁的窗外,似有豁然开朗之感,“可如你所说,难道太子继位,这些问题就能解决了?”

太子继位当然不能,但她能。

她蛰伏五年,不是只会花天酒地的废物。

可她不想告诉她,毕竟她们就算不动干戈,也很难成为朋友。

隆安沉默了一会儿,见秦颂不想再与她多说,也不再继续纠缠。

她此行有两个目的,其一是引诱太子前来,只要太子身死,开封便成了无名逆贼,当受天下人讨伐。

其二便是劝说秦颂归顺。

看来终究是白费口舌了。

她不想再逗留,扣了扣桌子,门外顿时响起一阵密密麻麻的脚步声,以及兵器摩擦的碰撞声。

黎予霎时护在秦颂身前:“陛下还想兵戎相见?”

隆安见黎予的反应,淡定一笑:“门外只有三千精锐,不过是想提醒秦小姐,我敢亲自前来,自然做了十足的准备,我若离开,还请秦小姐不要做无用的追击之举。”

三千精锐也叫十足的准备?秦颂秦颂目光在她身上上下打探了一瞬。

她是在试探她?

想知道她在开封还有多少余力?

秦颂一笑,“放心,五年我都能等,又岂会在今日与你大动干戈,再说了,我方始终认可大虞朝的社稷根本是在京城,你死在开封,只会让我等被人诟病。”

“知道就好。”隆安起身,皮笑肉不笑地应了一句,施施然提步出门。

刚行至门口,秦颂突然喊住她:“隆安,若你能做好这个皇帝,我可以不与你争,但你切不可行差踏错哪怕一步。望珍重。”

隆安停在门口转回眸,只见她依旧站在窗边,背对着她,没有转头看她一眼。

隆安目光停留一瞬便扭回了头。

大步迈出门后,她眼神突然变得阴冷:不与她争?那也得有实力与她争才行?

要怪只能怪她竟敢放陶卿仰回北境,还真是撞到了好时候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回城后, 秦颂预感隆安绝不可能轻易离开开封。

为了迎接对方的大动作,她加强了城门的防守。

可一日过去,隆安销声匿迹, 没有任何动静, 秦颂又命人松掉了守备。

可就在当夜,隆安出现了。

她居然深夜突袭,只带了三万之众的精锐禁卫涌入开封。

秦颂没有做任何抵抗,但也没有让她进城,她提前一步去了距离开封城最近的驿站等候。

隆安端坐轿辇,御驾亲征, 在驿站遇到秦颂。

她目光扫了一圈周围, 只见秦颂在驿站外架了张桌子,与陆尤川和黎予三人共坐庭前, 悠闲饮茶。

而她所带之人不过数百。

哼!是什么给她的自信, 如此单薄的兵力, 也敢如此放松警惕!

简单交涉了几句,秦颂神色平静,态度松散, 毫不紧张。

隆安冷笑一声,先睨向陆尤川:“陆大人是打算卸任都察院了?”

“我自然听陛下的。”陆尤川嘴里说着陛下, 却抬手给秦颂添了杯茶。

隆安今日势在必得, 她也不在意多死一个陆尤川了。

目光掠过陆尤川, 她又盯着秦颂:“看来开封话事人是秦小姐了?朕那戴罪在身的堂弟还是没来?”

秦颂坐在小桌上位, 正对隆安的人马, “谁说没来?陛下若能过了我这关,太子殿下自然就是你的了。”

隆安坐在轿辇内,轻蔑一嗤:“虚张声势!朕已知晓陶卿仰率镇北军回了北境, 你觉得凭你们这三瓜两枣能拦得住我?”

“陛下说的是,但我说过没打算与您作对,更没想让大虞起兵内乱,陛下难道还想以武力取胜?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